创业创新活跃度高 广西北海营商环境“升级提档”
落地北海市的信义玻璃项目,从洽谈到落地开工只用了4个月,跑出了“北海速度”。福达冷链项目,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40来天,还有教育“三三零”工程,一年内新建、扩建了8所学校,新增2.4万个学位;金融小镇项目在一年内已有163家现代金融产业城企业注册落地……
近年来,广西北海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,以增加企业和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,以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为导向,大胆推进一系列创新改革,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整治,紧盯全区第一、全国一流这个目标精准发力。
4月29日,在北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北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黄江表示,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广西全区14个地市营商环境进行评估,按照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流程效率、体现城市投资吸引能力、反映城市监管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来评价营商环境,共对19个一级指标,22个测评计分项进行量化评分,北海市得分76.76分,荣获广西第一名,广西各地市平均得分为73.76分,北海市高于全区平均分3分。这是2019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以来,北海市取得排名第一后连续蝉联广西第一名。
在此次第三方评估中19个评价指标22个测评计分项中,北海市进入全区前4名的指标有17项,分别为:人才引进便利度、政府采购2个第1名,办理建筑许可、获得电力、招标投标、创业创新活跃度4个第2名,政务服务、缴纳税费、办理破产、蓝天碧水森林覆盖率、综合立体交通5个第3名。开办企业、登记财产、获得用水、获得用气、跨境贸易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指标6个第4名,占22个计分项指标的77%。
黄江介绍,在优化企业生长环境方面,北海市注重培育“四大要素市场”,优化企业生长环境,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。注重培育资本要素市场。以红树林金融科技小镇为重点,打造便于科技型公司资本筹集、融资聚集的平台。注重培育技术要素市场。通过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,建设北部湾国际技术成果转化中心,纳入国家技术转移“2+N”体系,成为国家第六个分中心。注重培育人力资源要素市场。洽谈人才和技术结合相关项目,努力打造高端技术交易市场、科研人才集聚地,规划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的职教园区,建设“10+2”职教体系。注重培育物流要素市场。加快优化物流环境,降低企业物流成本,提高企业物流效率,加快30万吨航道建设、加快推进北海第二机场建设,加快推动合湛铁路和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改造项目,积极融入自治区“一带一路”西部陆海新通道、粤港澳大湾区。
此外,北海市注重借助技术创新攻关提升办事效率,围绕企业群众办事“少跑腿、少交材料”,19项指标牵头部门优化办事流程,借鉴成熟经验,开展技术攻关,消除数据互通壁垒。2019年,各项指标注重技术创新、办事系统升级、开发服务平台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。比如:税务部门运用网络新技术开展智能税务建设,打造网上办税、移动办税、自助办税等智能化办税新格局,90%涉税服务事项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“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黄江表示,下一步北海市将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,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,助力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来源: 科技日报